Services
Booking
Whatsapp
Open in a new window
香港浸信會醫院 骨科顧問醫生 何湛安

默的殺手——脆性骨折

Bones & joints

三十歲左右是骨質密度的高峰期,這個階段的骨骼最為堅硬、健康。隨著年紀愈大,骨質密度逐漸下降,容易發生骨折。年長、缺乏運動、或攝取鈣質不足、步入更年期的女性更加需特別注意風險,一旦骨質密度下降至出現骨質疏鬆,發生脆性骨折的機會會大大提高。

骨折一般分為兩種:創傷性骨折和脆性骨折。前者涉及力量和能量較高的撞擊,例如運動受傷、交通意外等;後者源於傷者本身的骨頭比較脆弱,即使只遇上能量較低的碰撞,例如從站立水平跌倒,也可能出現骨折。骨科醫生一般會把這類由本身骨骼品質衰退而引致的骨折統稱為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
由於骨質疏鬆本身並沒有明顯的病徵或警號,不少人也是直到跌倒後出現脆性骨折,才驚覺骨頭較正常脆弱,發現患上骨質疏鬆。要診斷骨質疏鬆,必須接受骨科醫生評估。醫生會安排病人進行骨質密度檢查,又稱T值檢查。T值 = 0代表正常平均骨質密度;若T值在-2.5或以下,則界定為骨質疏鬆。

因應跌倒時身體的接觸點,以下三個部位較常出現脆性骨折——

  • 手腕:跌倒時人們自然以雙手保護支撐身體,令手腕最先著地造成骨折;
  • 脊骨:當垂直跌倒時,脊骨承受巨大壓力,情況就如水松木受擠壓塌陷一樣,又稱壓力性骨折;
  • 股骨髖關節:倘跌倒時盤骨先著地,衝擊力容易令髋骨關節骨折。

在以上三個最常出現脆性骨折的部位中,以髖骨骨折的影響最大,若不及時治理,不單可能影響日後走路、活動能力,甚至足以致命。這是因為人體不少活動機能也涉及髖關節,簡單如早上起來由卧床轉為坐姿、日常站立、走路,也需要髖骨和髖關節作支撐。因此一旦髖骨關節骨折,影響可以十分深遠。

有研究指出,若處理不當,每4名髖關節骨折者中,1位會在一年內死亡;另1人可能需要長期坐椅或卧床生活;只有一半人能大致康復,當中少部份人或仍需使用支架或輔助儀器協助行走。因此,骨科一般以髖關節骨折為緊急手術,建議在受傷後48小時內盡快施行。

造成髖關節骨折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卧床令部份患者容易出現肺部或尿道感染;壓瘡或褥瘡令皮膚損傷,細菌入侵傷口。此外,病人長時間卧床,可能出現肌肉收縮,即使骨折治癒,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也會變弱,未來再次跌倒的風險因而大大提高。

而即使脆性骨折發生在其他部位,也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受傷後必須準確掌握問題所在,及早處理,避免再次出現骨折的可能。

骨折的治療
當不幸跌倒受傷,出現骨折和移位,醫生會因應受傷情況作出治療,療程一般如下——

第一階段:復位治療,將移位的骨扴重新復位,包括手法或手術方式;
第二階段:進行固定,當中有幾個選擇。方案一是打石膏,固定移正後的骨頭位置;若移位情況嚴重,或需選用方案二接受開刀,透過手術將受傷骨頭重組,再用鐵片、螺絲等加以固定。遇有更嚴重的情況,如髖關節骨頭,俗稱「波頭」,出現粉碎性骨折或移位,醫生在清除碎骨後,或會安排病人接受關節置換手術,以人工關節取代碎裂的原生關節;
第三階段:生長期。視乎傷者體格及個人健康狀況,需時約4-6個星期,讓骨頭重新生長、接合;
第四階段:復康期。骨頭生長後需重新訓練活動能力及靈活度,此階段需額外6個星期。

如何避免脆性骨折
雖說骨頭的質素或骨質本身是導致脆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日常還是可以從內在、外在及個人生活習慣三方面著手,預防脆性骨折。

內在因素:如文首所述,部份人例如收經後的女性,骨質會較為脆弱。另外,家族有骨質疏鬆歷史、或因內科疾病較易出現骨質問題者,也應多加警覺。建議及早接受骨質疏鬆檢查,確定骨質的狀態。若發現T值在-2.5以下,出現骨質疏鬆,應及早與骨科醫生商量,因應個人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服用骨質疏鬆藥物或接受針藥式治療,防止或延緩骨質持續流失。

外在因素:跌倒是觸發骨折受傷的直接元兇,要避免跌倒,唯有小心謹慎。注意起居環境,例如好好整理家中雜物,以防被亂放的物件絆倒釀成意外;長者走路時不妨借助手杖支撐,減少碰撞跌傷的可能;日常生活亦要切忌急躁,確保穩妥完成每個動作。

生活習慣:培養良好的生活和日常飲食習慣。保持適量的運動,例如:緩步跑有助保持骨質密度;太極、拉筋等動作也可訓練肌肉彈性;適度的負重運動也有助提升骨質。

最後,大家都知道日光有助身體製造維他命D,幫助人體吸收鈣質,要注意的是,儘管室內也有日光,但強度並不足夠,有機會還是多到戶外走走接觸日光。此外,人體每天需攝取1,000-1,200毫克鈣質,多吃大豆、沙丁魚、乳酪等食物含豐富鈣質,每日充分吸收,也有助強化骨質,減少跌倒骨折的風險。

原文刊於《信報》

 

Top